【奋斗青春·石化有我】“老带新”传技能精髓 “传帮带”筑成长阶梯
在石化集团化工热电公司生产厂区,机器轰鸣声昼夜不息,见证着热电人从青涩新手到岗位尖兵的蜕变。四年前,张青磊与一众新员工加入公司,面对纵横交错的管道和密密麻麻的仪表盘,他们曾手足无措。有人初次独立巡检时,对着压力表数值分不清正常范围临界值;有人在中控室练习操作时,因紧张误触参数调节按钮,让班组捏了把汗。
带徒的程班长成了他们的“引路人”。每天提前半小时带新员工熟悉巡检路线,在管道上标注介质流向与阀门作用,将中控操作关键步骤编成口诀,在检修现场细致讲解设备拆装技巧。张青磊的笔记本记满知识点,厂区每个角落都留下他跟学的身影,在师傅的耐心教导下,他逐渐褪去迷茫,找准成长方向。真正的蜕变,始于一次紧急技术攻关。去年冬季,公司1.5MPa蒸汽管道因寒潮出现压力波动,若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园区供汽。张青磊所在班组主动请缨排查,起初按常规思路检查阀门和压力表,却始终找不到问题根源。有人提议申请外部专家支援,班长的一句“热电的问题,咱们得自己学着解决”,让大家重拾斗志。张青磊与同事们重新梳理管道图纸,调取近一周运行数据,逐段分析压力变化曲线。他敏锐发现,每次压力波动前,疏水阀排水频率都会异常降低,大胆推测是疏水阀堵塞导致冷凝水堆积。这一思路得到师傅们认可后,众人立即拆解疏水阀,果然发现阀芯被杂质卡住。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中,他们徒手清理杂质、重组阀门,当管道压力恢复稳定时,每个人的手套都结了冰,脸上却满是喜悦。这次经历,让他深刻领悟到技术能力需在实践中锤炼。日后,主动增加实操训练频次,将操作步骤练到“肌肉记忆”,日常巡检对细微隐患“零容忍”,逐渐从“被动执行”转向“主动担责”。
如今,张青磊已成为中控室的“全能值班员”,能凭借数据曲线预判设备运行趋势;连续两年被评为公司的“技术骨干”,能独立攻克技术难题;同时,接过师傅的“接力棒”,带起了新徒弟。回首在石化集团的四年历程,他从青涩到成熟,从依赖师傅到独当一面,不仅收获了技术本领,更懂得了责任担当,后续也将继续深耕于此,以更精湛的技能、更坚定的决心,为公司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,让蜕变之路在奋斗中不断延伸。
